西湖之美,晴雨皆備,四季兼擅。宋代《夢梁錄》中這樣描述:“春則花柳爭妍,夏則荷榴競放,秋則桂子飄香,冬則梅花破玉,瑞雪飛瑤。四時之景不同,而賞心樂事者亦與之無窮矣。”
不同的季節(jié)來杭州,則多了一重尋找的意義,尋找那個季節(jié)中最美的西湖意象。我們設(shè)計了一份四季游玩圖,希望能展現(xiàn)西湖的四季之樂。
【第一季:春】
線路設(shè)計:
第一站:蘇堤、白堤、孤山 玩法:欣賞一株桃花一株柳,西湖邊放風(fēng)箏
第二站:三潭印月,阮墩環(huán)碧 玩法:坐船游西湖
第三站:孤山 玩法:西泠印社、西泠橋、馮小青墓
第四站:萬松書院 玩法:求姻緣
第五站:龍井問茶、梅家塢 玩法:喝茶,吃農(nóng)家菜
春天是杭州最美的季節(jié),所謂“暮春三月,江南草長,雜花生樹,群鶯亂飛”。從氣象學(xué)上講,杭州的春天通常很短,只有60天左右。因此,每年3月到4月,就成了游客蜂擁而至的旅游旺季。
“白”“蘇”二堤的傳說
想欣賞西湖的朦朧之美,最好是一個起霧的早晨,早點起床,到蘇堤、白堤上隨心走走。在長凳上一坐,面朝西湖,霧朦朧,水朦朧,人便沉浸在煙雨江南的意境中,最是物我兩忘。此時,桃花已濃,綠柳扶風(fēng),湖邊的各個角落無不春意盎然。
和靈秀的自然景觀相得益彰的,是西湖濃郁的人文底蘊。在古代,杭州出過兩個詩人出身的市長,一是白居易,一是蘇東坡,今日的白堤和蘇堤就是以他們的姓氏命名的。其實白堤和白居易并沒有關(guān)系,白堤原名白沙堤,古已有之,白居易一到杭州,就寫下了“最愛湖東行不足,綠楊陰里白沙堤”的贊語。后來被人訛傳為“白堤”,恐怕也是名人效應(yīng)。而白居易在杭任刺史時真正修建的“白公堤”,大致是斷橋到湖濱六公園一帶,今已堙沒。
又過了幾百年,蘇軾來杭州為官,又大手筆地修了一條蘇堤。到南宋首次評選“西湖十景”,蘇軾留下的“蘇堤春曉”已艷壓群芳,名列榜首。這條原本用疏浚西湖的淤泥修筑的長堤,恰似長虹臥波,由南至北堤上又有映波、鎖瀾、望山、壓堤、東浦、跨虹六橋,杭人俗稱“六吊橋”。
蘇、白二堤上“一株桃花一株柳”的景致起自蘇東坡的創(chuàng)意。這中間還有一段驚心動魄的往事。20世紀40年代,日軍占領(lǐng)杭州,把堤上的桃花都拔了,全部改種櫻花。抗戰(zhàn)勝利后,杭州人阮毅成出任浙江省民政廳廳長,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嚴令拔去櫻花,改種桃柳相間的行道樹,才又恢復(fù)了蘇東坡的原意。
蘇小小與馮小青墓
等日光出來,這時候游湖也是最美的。風(fēng)和日麗,雇一條手劃船,到湖中心的阮公墩、小瀛洲、湖心亭去走一遭。這三個小島在西湖形成一個“品”字型,恰恰和古人心中的理想世界:蓬萊、方丈、瀛州對照,難怪島上會留下“蟲二”(風(fēng)月無邊)這樣的風(fēng)雅謎語。
杭州學(xué)者王旭峰曾說,游西湖,“把孤山初品之后,再散向湖上各處是比較合適的”。孤山就是西湖的重頭戲,既有文瀾閣和西泠印社兩個瑰寶,也被林和靖、俞樾、秋瑾等眾多名人身影簇擁著。“孤山不孤,斷橋不斷,長橋不長”,本是西湖三怪。但前身是孤峙一島的孤山仍有一種孤獨的氣質(zhì)。
西泠橋畔,夕陽西下。六朝名妓蘇小小的墓!澳讲磐ぁ保慰图娭另硜。傳說蘇小小十九歲咳血而死,曾為戀人寫下“妾乘油壁車,郎騎青驄馬。何處結(jié)同心?西泠松柏下”的名詩。其實對岸孤山還有一座明代才女馮小青的墓,她是杭州一大戶人家的小妾,為大婦所妒,徙居孤山別業(yè),后凄怨成疾,命畫師畫像自奠而卒,年十八。這位富有才華的怨女身后留下了“人間亦有癡如我,豈獨傷心是小青”的名句。
萬松書院的梁祝同窗情
說到愛情,西湖是不少情侶定情的首選地。這里不僅有許仙白娘子的故事,也有梁山伯祝英臺的古跡。
萬松嶺上的萬松書院始建于明代,為當(dāng)時讀書人云集的高等學(xué)府,大學(xué)者王陽明曾在此講學(xué)。不過這里最有吸引力的還是梁祝同窗三載,不識英臺女兒裝的故事。據(jù)說三年后,這對“中國的羅密歐與朱麗葉”分別時,就是沿著長長的鳳凰山古道十里相送。如今,這里又成了杭州人擇婿選媳的愛情書院,每到節(jié)日,就有不少父母來這里為兒女相親。
既然是春游,少不了問茶。老龍井還留有乾隆皇帝的“十八棵御茶”遺跡,只不過現(xiàn)在這里對外開放了,開辟為餐飲旅游一條龍的“龍井御茶園”,在當(dāng)年皇帝品茶賦詩過的地方吃飯,別有一番風(fēng)流。
【第二季:夏】
設(shè)計線路:
第一站:靈隱寺或上天竺 玩法:拜佛,玩飛來峰,幽涼,吃素齋
第二站:云棲竹徑或九溪煙樹 玩法:清涼竹海、瀑布
第三站:斷橋或曲苑風(fēng)荷 玩法:看荷花
第四站:黃龍吐翠 玩法:求姻緣
第五站:煙霞洞 玩法:五代羅漢造像
杭州入夏早,5月已熱得人微微出汗,到盛夏更是出名的火爐。夏天來杭州,要尋找清幽的去處。去靈隱寺拜佛,聽古剎鐘聲可以修心,或者到更清凈的上天竺。上天竺寺建于10世紀,是中國白衣觀音的起源地,已有千年以上歷史。上天竺的素齋很好吃,價格也很公道,只要5元一份,吃的是一份素心。
從上天竺出來,前面不遠便是云棲竹徑。云棲以“綠、清、涼、靜”四勝著稱,竹林中的幽涼像極了世外桃源,是避暑的好去處。行走在“一徑萬竿綠參天,幾曲山溪咽細泉”的山道上,耳邊蟬鳴聲聲,心頭煩熱全消。
還有一處消夏的好去處就是九溪煙樹,杭州人俗稱“九溪十八澗”。清末學(xué)者俞樾曾別出心裁,作疊字 詩贊九溪:“重重疊疊山,曲曲環(huán)環(huán)路。叮叮咚咚泉,高高下下樹!边@里以水景著稱,除了彎彎曲曲、潺潺流淌的小溪,還有一道杭州唯一的瀑布。
斷橋是許仙白娘子的相會地,但夏季來斷橋看荷花也正好。橋邊的亭子里常有熱愛曲藝的市民在此自娛 ,一邊看荷花,一邊看熱鬧的歌舞演出,原來西湖也可以如此市井。
曲院風(fēng)荷則又是另一番風(fēng)味。這里以“荷”聞名,相傳南宋時為朝廷開設(shè)的釀酒作坊,近岸湖面養(yǎng)殖荷花,每逢夏日,清風(fēng)徐來,荷香與酒香交融,四處飄逸,令人不飲亦醉。
夏天的夜晚,在湖濱看音樂噴泉(位置在平海路到底),然后逛名品街,也是一種享受。去年新升級的噴泉包括了十四首中外名曲,如《我的太陽》、《藍色多瑙河》、《梅花三弄》、《茉莉花》等,有經(jīng)驗的游客會提前雇一條船,在湖上看噴泉,任由晚風(fēng)挾著湖水吹拂到自己身上,如此消夏,不亦快哉!
黃龍洞求緣
舊時杭州曾有三處月老祠,吳山一處,天竺一處,雷峰塔邊的白云庵一處。而今杭州的月老祠,首推黃龍洞。黃龍洞本是清代著名的道觀,今日卻成了民俗園。門口有一個大大的“緣”字,各地的情侶們都愛在這里合影,求一個緣分。黃龍洞的越劇表演也較為有名,不少本地戲迷是常客。
說到洞,杭州三面青山半面城,可以一玩的山洞不勝數(shù)。離黃龍洞不遠處,就有紫云洞、金鼓洞、蝙蝠洞、棲霞洞,滿覺隴一帶還有煙霞洞、水樂洞、石屋洞。這些洞,如今都是求神拜佛的自然場所,常常所供神仙儒釋道并立,不分彼此。
煙霞洞故事多
現(xiàn)代名人當(dāng)中,蔣介石很喜歡這處幽靜之所,胡適也曾于1923年在此住了三個多月。他當(dāng)然不是一個人來的,而是和他的表妹曹誠英一同前來,這大概也是現(xiàn)代文學(xué)史上最有名的一段婚外戀。這段情投意合的“神仙生活”被胡適記入詩中,并不勝感懷:“我來正值黃梅雨,日日樓頭看山霧。才看遮盡玉皇山,回頭又失樓前樹。”
目前煙霞洞匯集了五代、宋代、清代和1979年補塑的四個時期的造像。其中五代羅漢造像,被杭州攝影家張望拍攝成作品《煙霞洞之謎》,獲得第十四屆“奧賽”專題組冠軍,這也是西湖風(fēng)景的影像走得最遠的 一次。
新浪簡介 | About Sina | 廣告服務(wù)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招聘信息 | 網(wǎng)站律師 | SINA English | 通行證注冊 | 產(chǎn)品答疑
新浪公司 版權(quán)所有Copyright © 1996-2013 SINA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